|
南昌理工学院模拟机舱实验室 |
|
南昌理工学院开设飞行技术专业,培养从事航空器驾驶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
“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京的历史时刻,毛泽东主席意味深长的话语犹在耳畔。
“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2016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总书记不忘初心的告诫振人心弦。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018年新春伊始,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总书记高屋建瓴的精辟论述成为全国各行各业包括高等教育事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指南。
南昌理工学院,国家教育部门和江西省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国民办高等院校中的奋进者,在勇创一流的拼搏道路上始终不忘党的领袖的谆谆教导,牢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握时代发展新坐标,敢担当、有勇气、鼓干劲,努力创造不负新时代的业绩,奋力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春风化雨哺万般学子 誓一人毋失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历来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中央国家机关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长期以来,南昌理工学院始终秉承“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理念,坚持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帮扶视为学校工作重点,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奖、贷、勤、助、补、减、免”七位一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关注贫困学子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切实把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落到实处。
在南昌理工学院,受到学校资助和社会关怀并成长成才的学生有许许多多,赵金凤便是其中的一个。
有一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背着妈妈来上学”的故事,并曾先后被《江西日报》《新京报》《江南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转载,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南昌理工学院工程造价专业2015级本科3班学生赵金凤。
进入大学后,这位品学兼优的河南永城的女孩,便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身边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她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入校不久便主动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运动会及大合唱等各类比赛。然而第二学期刚开学,赵金凤却突然提出要退学。通过多次谈心谈话,辅导员逐步得知赵金凤家庭经济困难,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维持学杂费用,出于坚强的隐忍,赵金凤并未透露很多。秉承“决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原则,学院领导和老师立即帮助赵金凤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并经民主评定为她申请国家助学金,以缓解学习生活压力。
不曾想到,第二学年开学初,赵金凤又突然申请在校外住宿,这一异常举动再一次引起了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因为出于对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考虑,根据学校管理规定,无特殊情况学生是不能在校外租住的。这时,赵金凤道出了真相。原来,赵金凤的父亲已经早逝,母亲身体欠佳,一直以来都是母女相依为命。入学不久,母亲又因重病后遗症而行动不便。为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她毅然把母亲从老家带到南昌,并临时在学校旁租了一间简易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母亲。谁也不曾想到,小小年纪的她已然成为一个贫苦家庭的顶梁柱。
得知情况后,学校法定代表人、理事长邱小林教授和党政领导班子高度关注,立即行动,为赵金凤减免学杂费。其所在学院亦成立帮扶小组,指导她申请助学贷款和励志奖学金。班上同学也利用课余时间买好菜和水果等前往赵金凤家,帮忙照顾她的母亲。2017年9月,学校组织以学习赵金凤同学事迹为主题的励志演讲报告会,邱小林理事长和校党委书记傅鹏鹏现场带头向赵金凤捐款,并鼓励学生坚持学习战胜困难,用知识和才华回报社会、回报祖国,让爱心与责任薪火相传。在场师生纷纷主动为赵金凤捐款。校团委、学工处、资助中心亦通过各种方式伸以援手。在全校师生的热情支持与全力帮助下,赵金凤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刻苦学习,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并获“励志奖学金”。对于未来,一向乐观坚强的赵金凤说:“有党组织、校领导和老师同学们作靠山,我什么也不怕。我希望能凭着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本领,毕业后找一份可以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母亲的工作,报效我的祖国和我的母校。以后我还要带着我的妈妈到全国各地去看一看呢!”
立德树人育满园芬芳 亮千枝竞秀
那是在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教育必先行。满怀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愿望,以邱小林、杨秀英为代表人的南昌航天科技集团投资创办了江西航天科技职业学院,成为南昌理工学院的前身而首开中国高科技企业投资创办高校之先河。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二十年光阴荏苒,南昌理工学院高扬“航天科教、兴我中华”的办学宗旨,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17万名科技型、创新型人才。一批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和各行各业,发扬着航天人特有的精神,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追寻中国梦的征程中放飞着青春梦想。他们中有创办上海宁拾股份等多家公司的张其一、创办江西省中联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雍芝君、入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王月、成为2017年国家公派留学博士的郭宗帅、高就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的穆海霞、荣获上海园丁奖及松江区“五四青年奖章”的谢雪丽,等等,以他们为代表的南理优秀学子群体正奋斗在国家各类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国内外航空公司和各大机场,以及华为等各大型企事业单位,都闪现着南昌理工学院学子的身影,并逐渐成为行业领军人才。饮水思源,富足思本,如今的他们,令人骄傲的祖国的花朵,已卓有建树,正以各种方式回馈社会、回报母校,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争奇斗艳而贡献自己壮丽青春的无穷力量。
2003年,张其一同学考入南昌理工学院(即原江西航天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学习,毕业后只身前往上海打拼。凭着在校期间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南理航天人特有的拼搏创新精神,经过几年的积淀,他渐渐在金融界打拼出一片天地。风雨砥砺写求实,厚德载物谱新章。2015年,张其一创建宁拾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为创业者构筑起一套从创业到融资到上市的整套扶持业务体系,帮助投资者在成就、支持、跟随优秀企业家成长的过程中参与分享增值财富。身怀感恩之心,不忘师之教诲,在事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刻,张其一始终不曾忘记母校的栽培。2017年6月25日,张其一回到南昌理工学院,向母校捐出136000元的“航天人奖学金”,在典礼上,张其一回顾自己在母校度过的学生时代,感谢当年培养关心自己的老师,勉励在场的师弟师妹们好好学习,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不忘母校而砥砺前行。
2006年,雍芝君从南昌理工学院毕业。如今的他,已经是江西省民营企业100强单位江西省中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凭借自身过硬的管理运营能力,中联能源短短几年取得了异常辉煌的成绩。本着履行社会责任的宗旨,中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为国家年累计上缴税收逾3000万元。近年来,公司先后获得年度纳税等级A级纳税户、南昌市残疾人联合会爱心助残先进单位、江西省四川商会执行会长单位等荣誉。在这些熠熠生辉的光环下,雍芝君更是一位善良的“关爱天使”。2016年3月,南昌理工学院航天航空学院14级空乘3班一位同学突发急病,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伴有狼疮性肾炎,且部分内脏受到损伤。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这位同学感到手足无措。在得知消息后,雍芝君在百忙之中抽身回到母校,并捐资20000元用于韩芳的治疗。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不忘初心、充满正能量的南理优秀毕业生和成功创业家!
强本创新谱时代华章 琢百年栋梁
为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热情关心支持下,在校理事会、校党委、校行政的表率带领下,南昌理工学院共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2项、获评国家教育部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获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市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获评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评省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教学科研项目立项600余项,获国家专利近500项。学校教师、科研人员出版专著和教材5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000余篇,其中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6000余篇,被SCI、EI、ISTP和CSSCI收录800余篇,并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流本科教学基础的科研工作屡现佳绩
2008年,南昌理工学院曾志平博士申报的《国防行政法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现全国民办高校获国家高级别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立项的“零”的突破。
2014年,况明星教授申报的《从胸部体表混合阻抗变化中分离出主动脉、肺部动脉和心室阻抗变化分量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了江西省民办高校获批国家高级别的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的“零”的突破。
同年姚怀生教授申报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法律纠纷研究》课题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这也是当年江西省数十所民办高校中仅有获得立项的高级别的国家社科研究课题。
也就在2014年,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即完成国家重点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的邱尚仁博士主持的中国图书奖项目《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新编)获重大研编项目立项,资助经费92万元,实现全国民办高校科研课题单项经费数额上的重大突破。2015年申报的《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微互动”掌控策》课题、2016年申报的《网络文化》课题又分获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立项、省重大招标课题立项,实现江西省民办高校获批省部级重点规划项目与省部级重大招标项目双“零”突破。
2016年陈志龙博士申报的《振弦式高精度微小陀螺的工作机理研究》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
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2014年,江西省科技部门批准南昌理工学院组建“江西省太阳能光电材料重点实验室”,实现江西省民办高校承接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建设“零”的突破。
2015年,南昌理工学院申报的“江西赣剧音乐研究中心”经省文化部门组织专家反复评议,被批准为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实现江西省民办高校省级文化艺术重点基地建设的“零”的突破,在全国民办高校中亦为数不多。
同年申报的“南昌理工学院航天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经省科协专家评审确定为省重点科普教育基地,实现了全省民办高校省级重点科普立项建设的“零”的突破。
2017年申报的“心理资本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基地”经南昌市社联专家组审议批准设立,这也是南昌理工学院在社科研究基地方面的一项新突破。
科研工作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只有更高的科研平台作支撑,才有可能以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强化本科学科建设。根据科研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南昌理工学院拟定了《科研与科技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修订出台了《南昌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南昌理工学院科研管理条例》《南昌理工学院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南昌理工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南昌理工学院专利管理办法》《南昌理工学院学术规范制度》《南昌理工学院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南昌理工学院校级课题管理办法》《南昌理工学院科研奖励办法补充规定》《南昌理工学院科研合作横向管理办法》等多项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学校科研工作规范、有序、高层次开展。
知识产权管理日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明显
大踏步推动学校知识产权申报工作。在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学习专利行政法规、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建设、狠抓知识产权转化项目的基础上,全校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5年至2017年,南昌理工学院集中申报新能源、光伏、风能、风光互补、电力输送、电站维护检测等各类专利460余项,已获国家授权420余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
积极组织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展示工作。2016年的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和2017年中国首届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2017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博览会暨中华职业教育社百年历史图片展等科技成果对接和展会,主要科技展品有南昌理工学院与江西森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工业机器人、南昌理工学院与南昌长生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的红军菜(紫背天葵)面食产品、南昌理工学院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研发的HT9801—AACV型多媒体语音学习系统、南昌理工学院与江西航天广电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的航天数码广播通讯系统、激光等离子火箭发动机研究成果模型,以及南昌理工学院况明星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胸部混合阻抗分离实验装置,等等。
科研项目转化科技成果的力度大幅度增强。南昌理工学院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振弦式高精度微小陀螺的工作机理研究》《从胸部体表混合阻抗变化中分离出主动脉、肺部动脉和心室阻抗变化分量的研究》申报了一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项目,通过这些专利项目作进一步的成果转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另外南昌理工学院红军菜食品研究、太阳能电站技术研究和智能机器人3个研究团队通过合作开发等技术手段,助推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一种红军菜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等13项专利与南昌长生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一种太阳能电站等8项专利与江西华之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一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等9个专利项目与江西森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
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全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精神物质面貌发生前所未有令全世界瞩目崭新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日俱增而走向日趋成熟的伟大时代;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断提高而日益逼近世界舞台中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伟大时代。在这样一个充分展现光明前景而又面临严峻挑战的伟大新时代,高等教育包括民办高等教育同样接受着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国际眼光的崭新考验,我们必须在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和中国声音、中国元素、中国方案方面做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教育专家、国家教育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吴岩博士的文章《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新形势》(《光明日报》2017.12.19:13)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好“四个一流”统筹的要求,即:一流大学是目标,一流学科是条件,一流本科是根本,一流专业是基础。只有做到这“四个一流”,才有可能建设一流大学,才有可能培养更多的一流人才。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高瞻远瞩地强调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国家教育部门领导明确提出,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就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南昌理工学院党委、理事会、校行政偕全体师生员工所做的一切,正是坚定不移遵循党和国家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战略部署,在精心培育成千上万合格的、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路上,面向“四个一流”,脚踏实地、竭诚敬业、一丝不敢怠慢,凭心灵以智慧用行动书写党和时代赋予的答卷,满怀信心地接受人民的检验,请现实和历史作证!
|